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,历经从1956年的马列主义教研组到1976年的马列主义教研室,从1990年的社会科学部到2004年的人文社科学院,从2014年的思想政治学院到2015年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沿革。现有“科学技术哲学”二级学科硕士点、广东省中医药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、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、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重点基地等。
学院现设有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”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”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”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“形势与政策”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“自然辩证法”七个教研室。学院主要负责全校各层次、各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工作。
学院拥有校级“思政课名师工作室”2个,校级“黄大年式教学团队”1个;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,广东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1人,广东省党史学习教育省委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1人,新时代广州理论专家宣讲团成员2人。
学院重视科学研究与教学相互促进。近5年,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2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2项,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9项,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(省部级)11项,广东省教育厅课题11项,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0项,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6项。近年来,在《世界哲学》《学术研究》《广东社会科学》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等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,共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,发表教学论文30多篇;出版学术专著5部,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多部;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,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项;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人、二等奖1人、三等奖7人,获新南方优秀教师奖2人、新南方优秀教师提名奖5人。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获“南粤优质思政课例”二等奖。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为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、入选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,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入选广东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。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两门课程教研室入选广东省课程建设教研室。
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“马院姓马,在马言马”的办学原则,遵循“政治建院、教学立院、人才兴院、科研强院”的整体建设思路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发挥思政课程引领作用,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协同育人,传播知识、传播思想、传播
真理,塑造灵魂、塑造生命、塑造时
代新人。在学校“双一流”高水平的建设征程中,学院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,为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而努力奋斗!

以上内容更新至2025年4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