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思主义学院
最新消息 · 林彬    2022/11/05      · [教学]以鲜活的校史激活思政课堂——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进校史馆开展沉浸式集体备课活动    2025/04/28      · [教学]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——学习贯彻教育家精神 共谋教学发展新篇章    2025/04/28      ·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龚建文讲授“思政第一课”    2025/04/25      · “同心执笔生命叙事 携手点亮人文征途”广州中医药大学叙事医学师资团队培养工作坊成功举办    2025/04/23
 
 
 首页 
 学院概况 
 新闻动态 
 规章制度 
 党建工会 
 师资力量 
 学生园地 
 联系我们 
 通知公告 
 招生就业 
 
  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动态>>正文

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龚建文讲授“思政第一课”

发布时间:2025-04-25      点击:[]


2025年4月23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龚建文以“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的挑战与机遇”为主题,在人文楼403面向学院全体研一学生讲授新学期“思政第一课”,引导学生保持对技术工具的批判性反思,提高深度认知能力,同时要扎根中国大地,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。

在课程中,龚建文书记通过剖析DeepSeek等前沿AI技术对学术生态的重塑效应,系统探讨了人机协同研究范式的转型路径。

龚建文书记指出,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引发知识生产的范式变革,并从四个方面对技术演进带来的多维影响进行深度解析:其一,在认知效率维度,AI高速信息处理能力虽然能助力研究者极大压缩文献研读周期,但我们仍然需要警惕随之而来的知识获取的碎片化倾向;其二,在职业发展层面,人工智能加速传统岗位迭代,倒逼人才能力矩阵升级,未来是否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将成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;其三,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信息甄别困境,强调要构建“技术祛魅”思维,对生成内容需进行交叉验证及学理反思;其四,就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挑战问题,提出应建立“预防性伦理框架”,在科研实践中平衡创新突破与价值约束。

结合数字时代特征,龚建文书记着重分析了学术研究中的“技术依赖陷阱”,揭示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的学术创新力衰减现象。他建议研究生群体重新建立“主导—协同”的人机关系认知,将AI定位于研究过程的增效器而非替代者。

 

在总结环节,龚建文书记对在座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提出三重期待:既要深化科学技术哲学理论认识,又要保持对AI伦理的前沿追踪;既要善用智能工具突破科研瓶颈,更要坚守学术主体性;鼓励同学们既要保持“仰望星空”的理论锐度,又要锻造“脚踏实地”的实践智慧,将个人学术成长与国家战略、人民福祉紧密结合,以创新研究回答中国之问、世界之问、人民之问、时代之问。

撰稿:臧   郑晓如

摄影:卓尔娜

审核:刘秦民

审定:龚建文

上一条:[教学]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——学习贯彻教育家精神 共谋教学发展新篇章 下一条:“同心执笔生命叙事 携手点亮人文征途”广州中医药大学叙事医学师资团队培养工作坊成功举办

关闭

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Copyright(c)2015

地址: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人文楼  510006